合金鋼管將通過強化國際比較研究來進一步充實現有的研究文獻。第四,關于產業競爭力與新貿易理論、內生增長理論的關系,現有的文獻則論及不多,尤其是內生性增長對產業競爭力是否具有促進作用,目前的研究文獻幾乎沒有涉及第五,對于產業競爭力增長路徑或者增長模式的研究,國內相關文獻則涉及不多;而這正是本書嘗試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總體來看,雖然諸多學者已經從多個角度對產業竟爭力進行了研究,但由于產業競爭力的研究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比較研究過程。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產業發展所處的環境會發生變化,影響產業竟爭力的因素也會出現階段性的差異。因此,本書嘗試在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研究有所貢獻。1.3本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鑒于國內外對產業競爭力的研究現狀以及入世后謀求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迫切要求,本書將從動態比較的角度來研究分析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合金鋼管的研究對象:本書將中國的制造業和機電產業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是通過建立系統性的評價指標體系來研究中國制造業和機電產業的國際竟爭力;同時,通過構建產業國際競爭力模型來分析影響中國機電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現實因素,終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辦法。由于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圍較廣,往往需要大量的國內外統計數據;因此,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產業國際竟爭力的研究。有鑒于此,考慮到中國制造業統計數據的現狀,本書將對各個制造業進行區別對待:重點研究關聯度較強的制造業(機電產業)競爭力,而對于在國民經濟中不重要的部門則只進行簡單的分析研究,不進行深入的實證分析)本書的研究目標: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雙向流動的新階段,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緊密,經濟利益相互交織。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方式和層次也將隨之進行調整和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在繼續發揮好傳統產業優勢的同時,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合金鋼管努力形成參與國際竟爭的新競爭優勢產業。有鑒于此,本書期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新形勢下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客觀的評估,并嘗試探尋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增長模式。(三)本書的研究方法:通過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和波特的現代競爭優勢理論,運用綜合評價的方法對中國制造業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本書將主要參考裴長洪的顯示性指標和分析性指標體系,吸收金碚和張金昌的評價指標以及波特的鉆石模型中有益的部分,進行調整和取舍,并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構建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如此構建評價體系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書認為,裴長洪的評價體系從原因和結果兩方面來評價一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狀況,其評價體系是比較合理的。但是,裴長洪的評價體系只是提供了一個研究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理論框架,在具體指標的選擇上則未充分展開,缺少具體的評價指標;金碚和張金昌的評價指標是比較全面的,但又僅僅限于產業國際竟爭力的結果評價,而對于影響因素這一重要問題卻未深入分析。
因而合金鋼管又參照波特的鉆石模型,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整和取舍,從直接影響因素和間接影響因素兩個方面提煉出適合本書研究需要的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并加入到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理論框架和評價體系中。在此基礎上,本書構建了比較優勢、競爭優勢、潛在優勢、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五因素”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的理論框架和指標體系。